生物与医药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Publisher:袁涛Time:2022-11-18View:14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面向生物与医药领域工程实际,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熟悉领域标准、法规、技术规范等要求,了解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担负工程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工程规划与管理的能力,具有利用生物与医药技术解决企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成为生物与医药相关工程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领域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向

 1. 食品工程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江西丰富的淡水水产及食用农产品资源,以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为对象,基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等基本原理,应用现代分析技术等手段,重点研究食品的绿色加工与储运、营养品质与安全调控、质量检测与分析、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健康食品的开发与设计等。

 2. 制药工程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江西丰富的药用动植物及微生物资源,以中药开发、化学药合成、微生物及生化药物和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等为对象,借用现代分析技术等手段,重点研究药物新剂型新技术、药物检测新方法与新技术、药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工艺、疾病发生新机制、药物新靶点、药物筛选新方法等领域开展理论及应用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药天然药物开发、药物设计与合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剂工程等。

三、学制

 学制:3年,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及答辩等,其中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

 其他情况:(1)研究生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规定条件,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 2.5 年;(2)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可申请延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超过5年,学校若有其他相关规定,则从其规定。

四、培养计划与培养方式

 在学院主导下,通过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后,导师主导、研究生参与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科学研究、学位论文以及工作进度等做出具体安排。培养计划制定后经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报研究生处备案。培养计划须在新生入学后2个月内完成。具体的培养方式如下:

 1.采用全日制方式培养,实行全脱产方式学习。

 2.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论文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方式的培养。研究生必须在完成了规定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后才能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阶段;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新见解和社会与经济价值。

 3.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导师,其中校内导师指导应贯穿整个培养环节,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研究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4.研究生导师根据研究生专业特长、兴趣及科研需求等制定培养计划,充分挖掘研究生潜能,注重研究生个性发展,赋予研究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5.学院通过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和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采取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经常性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通过引导研究生参加政治学习和公益劳动等活动,不断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大类,其中必修课程属于学位课程,选修课程属于非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学位课程)不少于 23 学分,选修课程(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3 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每学分以 16 学时为标准安排教学。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生,应补修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主干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公共必修

课(7分)

99930010

英语(工程)

2

32

1

学校安排

公共必修课

9993002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1

学校安排

公共必修课

99930011

工程伦理

1

16

1

学校安排

公共必修课

99930009

自然辩证法

1

16

1

学校安排

公共必修课

03530020

论文写作指导

1

16

1

尹红梅、余诚玮

必修课

学位基础课(8分)

 

03530001

高等生物化学

2

32

1

龙中儿、李金林、山姗

必修课

03530004

现代生物医药研究方法技术

1

16

1

姚后宗

必修课

03530003

生物与医药前沿

1

16

1

涂宗财、邹峥嵘、袁涛、龙中儿、陈雪岚、李金林、罗义勇、沙小梅、张露

必修课

03530005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2

32

1

邹龙

必修课

03530002

高等微生物学

2

32

1

陈雪岚、黄明珠、杨慧林

必修课

方向核心课(8)

03530007

食品工程导论

2

32

1

沙小梅、胡明明、张志斌

食品工程方向

03530006

高等食品化学

2

32

1

沙小梅、钟比真

食品工程方向

03530008

食品物性学

2

32

2

刘俊、邵艳红

食品工程方向

03530009

食品贮藏技术

2

32

2

罗义勇、温庆辉、杨慧林

食品工程方向

03530010

制药工程导论

2

32

1

袁涛、陈雪岚、姚后宗、张志斌、杨慧林

制药工程方向

03530011

高等药物化学

2

32

1

袁涛、姚后宗

制药工程方向

03530012

制药工艺与工程

2

32

2

袁涛、姚后宗

制药工程方向

03530013

中药资源开发

2

32

2

张露、丁翘

制药工程方向

非学位课程

 

选修课(6)

03530014

天然产物的分离与应用

2

32

2

张露、谢星

至少选3

03530015

现代水产品加工技术

2

32

2

刘俊、胡姿姿

03530016

食品风味化学

2

32

2

李金林、彭斌

03530017

药物设计

2

32

2

姚后宗

03530018

波谱解析

2

32

2

袁涛

03530019

应用药理学

2

32

2

姚后宗

专业实践

学术活动

参加本学科的学术会议不少于1次,听取学术讲座不少于6场,公开主讲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

1

 

 

 

 

实践活动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

1

 

 

 

 

文献阅读

文献(学术论文、期刊、专著等)阅读数量不少于100种(本、篇),其中著作数量不少于 15 本。

1

 

 

 

 

 

生物化学

 

 

1

山姗

食品工程

 

食品化学

 

 

1

钟比真

食品工程

 

药物化学

 

 

1

袁涛

制药工程

 

药理学

 

 

1

姚后宗

制药工程

 注: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学位研究生应补修相应课程并经考试合格,不计学分。

六、专业实践(必修环节)

 1.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实际采用1+6+1模式,即在学期间须参加学术会议不少于1次,听取学术讲座不少于6次,公开主讲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完成8次以上学术活动后,凭学术活动记录,计1学分。

 2.实践活动

 研究生须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生产实习、工程实践或社会实践,并提交1份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报告经导师认可,实践环节计1学分。对于入学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1年以上项目研发,经原单位证明和学位点方向负责人审核确认,可以免修实践活动

 3.文献阅读

 研究生应进行相关方向的文献阅读,要求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全文阅读不少于40篇且全文翻译不少于5篇,中文文献全文阅读不少于60篇。在开题前完成不少于3000字文献综述,内容应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

七、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方向带头人和研究生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参加考核小组),对研究生逐个考核,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文献阅读和实验进展等,具体参照《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中期考核与筛选暂行规定》相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与开题

1)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生物与医药(食品工程与制药工程)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物与医药工程应用背景,应与学科研究方向内容一致,内容包括工程技术项目设计、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

2)选题确定后,研究生根据本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应通过广泛地的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对选题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制定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格式应符合学校相关规定。

3)开题报告应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并提交考评小组审议。通过考评后方可正式确定选题并开展论文研究,未通过的延期3个月再给予1次开题机会。具体要求参见《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若干规定》(校研发[2014]7号)。

 2.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1)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由学位点组织,导师负责组织实施, 时间一般安排在开题报告半年以后进行。

2)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内容包括:听取研究生的论文工作中期报告、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后阶段工作技术问题的预测和拟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论文研究工作结束日期的计划等。

3)论文研究过程中对允许开题报告内容作适当调整或补充。若论文研究内容与开题报告内容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开题。

 3.学位论文撰写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必须是1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论文应该逻辑严谨、论证有据、资料翔实、图表清晰、数据真实、计算正确、语言精练、行文规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学位论文格式及完成进度必须符合国家学位委员会和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具体要求,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0字。

4)学位论文须经导师审阅、认可后才能进行专家评阅和答辩。

 4.论文评阅与答辩

1)研究生在完成培养方案的所有环节并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后方可申请答辩。

2)论文在答辩前需经两名具有高级职称且具有研究生指导经历的专家评阅,且至少有1位外单位专家。

3)评阅结论为合格的论文,研究生应根据评阅意见进行修改,经导师审阅认可参与答辩;对评阅不合格的论文,允许研究生限期修改后重新送审一次,再次送审结论合格的参与答辩。再次送审结论不合格的,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

4)答辩委员会专家由5名或7名专家组成,至少有1名校外专家,导师不得作为答辩委员会组长。

5)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程序按学校统一规定进行。

 5.发表论文及其他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要求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读期间至少发表B类以上(含B类)研究性论文或调研报告1篇,如果调研报告获《江西发展研究》刊出,亦被认定为满足条件。论文或调研报告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导师为第一作者。

2)作为发明人(排名第一或者研究生排名第二且导师排名第一)申请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国家发明专利并进入实质审查1项及以上,或授权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2项。

3)完成食品或制药工艺路线制定与改进、质量标准制定。

 注: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或调研报告在申请学位前需有录用通知(须导师签字确认),专利以正式文书为准(须导师签字确认)。

九、学位授予

1)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3)论文的评审程序按学校统一规定进行,学位授予按《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附件:生物与医药学科文献阅读推荐书目与期刊目录

序号

适用范围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编者

出版单位和时间

备注

1

所有方向

分子细胞生物学

陈晔光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著作

2

所有方向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第2版)

张自立等

科学出版社,2007

著作

3

所有方向

分子遗传学(第3版)

李振刚

科学出版社,2014

著作

4

所有方向

基因VIII

Benjamin Lewin

科学出版社,2005

著作

5

所有方向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M. R.格林

科学出版社,2011

著作

6

所有方向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六版)

Robert A. Day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著作

7

所有方向

Nature

_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期刊

8

所有方向

Science

_

American Association Advancement Science

期刊

9

所有方向

Nature Methods

_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期刊

10

所有方向

Nature Biotechnology

_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期刊

11

所有方向

Cell

_

Elsevier

期刊

12

所有方向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_

National Academy Sciences

期刊

13

所有方向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_

Current Biology LTD

期刊

14

所有方向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_

Current Biology LTD

期刊

15

所有方向

中国科学

_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期刊

16

所有方向

科学通报

_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期刊

17

所有方向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英文版)

_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遗传学会

期刊

18

所有方向

生命科学

_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期刊

19

所有方向

生命科学研究

_

湖南师范大学

期刊

20

所有方向

生命科学仪器

_

北京市北分仪器技术公司

期刊

1

食品工程方向

食品化学

谢笔钧

科学出版社,2015

著作

2

食品工程方向

天然产物化学

刘湘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著作

3

食品工程方向

食品生物技术

王岁楼

科学出版社,2013

著作

4

食品工程方向

Microbiol Production

Hideharu Anazawa

Springer Japan2014

著作

5

食品工程方向

食品生物化学

辛嘉英

科学出版社,2016

著作

6

食品工程方向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曾庆孝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著作

7

食品工程方向

生物信息学分析实践

吴祖建

科学出版社,2014

著作

8

食品工程方向

Nature Communication

_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期刊

9

食品工程方向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_

ACS

期刊

10

食品工程方向

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

_

Elsevier

期刊

11

食品工程方向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_

WILEY-LISS

期刊

12

食品工程方向

Food Chemistry

_

Elsevier

期刊

13

食品工程方向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_

ACS

期刊

14

食品工程方向

Food Control

_

Elsevier

期刊

15

食品工程方向

Food Microbiology

_

Elsevier

期刊

16

食品工程方向

Food Biotechnology

_

Springer

期刊

17

食品工程方向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_

Springer

期刊

18

食品工程方向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_

Elsevier

期刊

19

食品工程方向

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_

Elsevier

期刊

20

食品工程方向

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

_

Elsevier

期刊

21

 

食品工程方向

Metabolic Engineering

_

Elsevier

期刊

22

食品工程方向

Talanta

_

Elsevier

期刊

23

食品工程方向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_

Elsevier

期刊

24

食品工程方向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_

Elsevier

期刊

25

食品工程方向

食品科学

_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

26

食品工程方向

食品与发酵工业

_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期刊

27

食品工程方向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_

江南大学

期刊

28

食品工程方向

食品科技

_

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

期刊

29

食品工程方向

食品工业科技

_

北京市食品工业研究所

期刊

30

食品工程方向

中国食品工业

_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期刊

1

制药工程方向

植物成份分析

谭仁祥

科学出版社,2002

著作

2

制药工程方向

天然产物化学导论

徐任生

科学出版社,2007

著作

3

制药工程方向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宁永成

科学出版社,2013

著作

4

制药工程方向

分子遗传学原理

吴乃虎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著作

5

制药工程方向

植物分子遗传学

Monica A. Hughes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著作

6

制药工程方向

植物生物学理论及新进展研究(1)

廖伟彪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著作

7

制药工程方向

植物细胞工程

胡尚连等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著作

8

制药工程方向

野生植物资源学

戴宝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著作

9

制药工程方向

野生植物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研究

郑勇奇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著作

10

制药工程方向

科技论文写作快速入门

比约.古斯塔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著作

11

制药工程方向

Nature Genetics

_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期刊

12

制药工程方向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_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期刊

13

制药工程方向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_

 

Annual Reviews

期刊

14

制药工程方向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_

Elsevier Science London

期刊

15

制药工程方向

Plant Cell

_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期刊

16

制药工程方向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_

Current Biology Limited

期刊

17

制药工程方向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_

Annual Reviews

期刊

18

制药工程方向

Plant Journal

_

Wiley-Blackwell

期刊

19

制药工程方向

Plant Physiology

_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期刊

20

制药工程方向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_

Springer

期刊

21

制药工程方向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_

Taylor & Francis Incorporated

期刊

22

制药工程方向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_

Wiley-Blackwell

期刊

23

制药工程方向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_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期刊

24

制药工程方向

New Phytologist

_

Oxford : Blackwell Publishing

期刊

25

制药工程方向

Planta

_

Springer

期刊

26

制药工程方向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_

Botanical Society American Incorporated

期刊

27

制药工程方向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_

中国植物学会

期刊

28

制药工程方向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_

中国植物学会

期刊

29

制药工程方向

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_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期刊

30

制药工程方向

植物学报

_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期刊